一.选种:竹蛉一年两代,一般第二代的竹蛉个体普遍较大,而且繁殖的时间也合适。
二.抓几只个体较大的母虫,但要注意应选择比较嫩的,如果发现母虫的腹部颜色泛黄且有些褶皱基本都是产过卵的;再选几只个体较大而且叫声好的公虫。
三.将雌雄虫以一比一放入一个较大的容器中,但要易于竹蛉爬行,可以用蝈蝈筒子,在里面放上几根树枝,当交配后将雄虫取出,母虫静养在其中,几天后母虫的腹部变大,则可以在晚上放入几根草茎,最好是常在上面抓到竹蛉的草,粗细在直径3~5毫米为宜;也可以用湿润的面巾纸卷成条状,粗细在直径5~8毫米,这种方法后期取卵十分方便;产卵后的母虫放生了最好。
四.储卵:1.将卵从草茎中取出,最好是在新鲜的草茎易于取卵,用小刀在树枝或草茎的一端轻轻开一个小口,用指甲沿开口向两侧抠开,用钝头的牙签或小棍把卵取出。2.如果是让母虫在面巾纸卷里产卵的话只用将纸卷一层层剥开就能轻易的拿到卵了。3.如果树枝很多,也可以不取卵直接储存,不过这样无法了解卵的发育情况,而且树枝上很容易长霉菌对幼虫不利。4.将卵或树枝放在一个300毫升左右的密闭容器中(因卵的多少而异),在容器底部垫一层2毫米左右的面巾纸,纸上的湿度应保持在刚好用手挤压不出水的状态最好,温度在8~12度下储藏10~20天。
五.孵卵:所用的容器和储卵时的一样,不过下面垫的纸一定要弄平厚度可以减少一些,不要留下褶皱和缝隙,否则幼虫出来后很容易钻到里面不易被发现,温度保持在25~30度之间,卵的呼吸非常小所以不用担心卵会闷死,也可以每天把容器盖子打开放在18度左右的地方放上几分钟观察一下卵的发育情况,这样反而有助于加快卵的发育,用这种方法12天幼虫就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