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进化理论中最具争议的问题就是,人类到底起源于何处?“走出非洲”理论认为,现代人类在距今较近的某个时候出现于非洲,并在其后迁移至世界的各个角落,取代了各地已有的古人种。
对一只被称为“阿尔迪”的雌性古猿部分头骨化石的检测表明,她是比“露西”更早的人类始祖
多点进化理论则认为人类是在一个相当大的范围内由各地的古人种分别进化而来,他们通过与邻近的人种通婚而交换基因,最终形成了现代人类。目前走出非洲理论稍占上风,但多点进化论也不乏忠实的支持者。
最初人类是森林古猿,从灵长类开始进化、猿人类、原始人类、智人类、到现在的现代类。
因现今考古学的发展,史前文明被逐步否定,考古学已经有大部分进化中的古人猿化石。配合现今生物学的发现,发现了遗传基因 DNA是进化的,证实了类中性进化论的真实性。
猿类诞生——
约6500万年前,陨石撞地球,所有的恐龙全部灭绝,造成巨大灾难,当时地球上包括恐龙在内的三分之二的动物物种消亡灭绝,原始哺乳类动物逃过劫难经过漫长岁月存活下来,之后迅速进化。
约5000多万年前,灵长类的动物受到了辐射以后开始快速进化,后演变成了,猿猴类,如猕猴、金丝猴、狒狒与猿。
约2600万—2800万年以前已经具有类人猿的一些性状,后形成森林古猿,又过1000多万年有的原始人类。

扩展资料:
1、早期猿人肯尼亚1470号人 、坦桑尼亚峡谷“能人”
2、晚期猿人印尼爪哇人、德国海德堡人、中国元谋人和北京人
3、早期智人德国尼安德特人、中国丁村人
4、晚期智人法国克罗马农人、中国山顶洞人
古猿为了适应新环境,不得不开始双足行走,但是它们基本保持着树栖的习惯,南方古猿没有改变它们祖先的多数性状,比如个头较小,明显的性别二形性(雄性平均比雌性大50%),不大的脑,长臂和短腿。南方古猿很大程度上是草食动物,它的门牙比人类的门牙要大得多,而且臼齿也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