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材料力学性能符号及含义(初中物理符号大全)

材料力学性能符号及含义(初中物理符号大全)

更新时间:2025-07-15 20:06:57

材料力学性能符号及含义

  1.σp:比例极限,是指材料在受应力产生应变时,不偏离二者正比关系的条件下所能,材料所能承受的大应力。

 

  2.σe:弹性极限,是指材料在受外力影响的过程中还未发生塑性变形时所能承受的大应力。

 

  3.E:拉伸弹性模量,是指在对材料进行拉伸实验的过程中,材料在发生弹性形变的阶段内,正应力与相应产生的应变的比值称作拉伸弹性模量。

 

  4.G:剪切弹性模量,是指在对材料进行扭转实验时,材料在产生弹性变形的阶段内,材料产生的正应力和对应的正应变的比值称作剪切弹性模量。

 

  5.σ0.2:屈服强度,是指材料在受外力作用下发生屈服现象时的屈服极限,即材料内部为了抵抗发生塑性变形时产生的应力。而对于并无明显产生屈服条件的金属材料,以残余变形的应力值的0.2%作为其屈服极限,称作条件屈服极限或屈服强度。

 

  6.σb:抗拉强度,是指材料在受到拉伸外力的作用下,在拉伸断裂前所能够承受的大拉应力。

 

  7.σ-1:疲劳极限,是指材料在接受疲劳试验的过程中,不断的让应力交变循环大至无限次而材料也能不发生破坏时的大应力被称作疲劳极限。

 

  8.σN;疲劳强度,是指材料在接受规定的循环应力幅值和大量重复次数下,材料所能承受的大交变应力被称作疲劳强度。

 

  9.δ5:伸长率,是指金属材料在受外力的作用下发生断裂时,试棒伸长的长度与原来长度的百分比被称作伸长率。

 

  10.ψ:断面收缩率,是指材料受在受外力作用下发生断裂时的断面缩小与原面积的比值称作断面收缩率。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