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 武松打虎在中国几乎是尽人皆知的故事。
要论打虎的战绩,武松远非第一名,即使在同一部《水浒传》中,也有李逵只身杀子母四虎的情节。
然而,民间流传最广的,仍然是武松打虎,而不是李逵杀虎。
原因不但在于武松是赤手空拳而李逵手中有刀,而且在于书中关于武松打虎的描写实在是太精彩了。
作者的高明之处首先在于他没有片面地夸大武松的神力,而是处处点到武松作为一个肉身凡胎的人,在猛虎面前的弱势心理。
武松在猛虎面前并非没有一丝恐惧。
看到冈上山神庙门上的榜文,他也曾经有过犹豫;猛虎跳出来时,他也惊得一身冷汗;老虎打死以后,他更是累得手脚绵软,连死虎也拖不动了。
所有这些地方都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活生生的人,在强敌面前,他并没有必胜的把握,然而凭着他的勇敢、机智、灵活和一身拳脚功夫,终于战胜了那只来势凶猛的吊睛白额猛虎。
文中写人虎搏斗的片段是我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章节。
老虎一扑、一掀、一剪、再一扑,武松一闪、一躲、再一闪、又一跳,终于 4 揪住了老虎的顶花皮,一顿拳脚之后,结束了它的性命。
这里的描写具体生动,紧张刺激,而又合情合理。
正是凭借着这些精彩的文字,武松从此成为文学史上的一个不朽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