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师,中国古代职官。又名太宰,掌邦治,为六卿之首。
太师为正一品官职,位于三公之首(太师、太傅、太保)。
太师作为三公之首,却只是一个虚衔,是皇帝对有功之臣的嘉奖,虽然在级别和丞相相同,都是正一品,但太师只享受正一品工资待遇,却没有实权。
古代太师的官职起源可以追溯到商朝时期,当时称为太师的人包括箕子和太公。这个职务在历史上一直延续下来,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和地位有所变化。
在周朝,太师与其他两个高级官职太傅和太保一起,被视为“三公”,这是最高的政府官员之一。然而,到了后代,太师更多的是作为一个荣誉的头衔,赋予给那些位高权重的大臣,实际上并没有多少实际的权力。因此,可以说太师是一个象征性的高位,而非拥有实质性权力的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