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在古代主要指的是洗澡,而今天这个词的含义基本没有变化,但在用词习惯上稍有不同。
在古代,“浴”特指洗身体,与现代“洗澡”的概念是一致的。例如在《说文解字》中,“浴”解释为洗身。古时候,遇到重大事件或节日,人们会进行“沐浴更衣”,以示尊敬和隆重。“沐浴”一词中的“沐”是指洗头,而“浴”则是指洗身体。这种用法在古代文献中很常见。比如在《论语》中,曾点描述自己的理想时,就说到“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里“浴”很明显地指的就是洗身体。
随着时间的发展,语言的用词习惯也会发生变化。尽管“浴”的基本含义保持不变,但现代汉语中,“沐浴”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相较于古代有所降低,人们更多使用“洗澡”这一表达。不过在一些成语或是文学表达中,如“沐浴晨光”等,依旧保留了“沐浴”这一传统用法。
总的来说,“浴”的古今意义基本保持一致,都是指清洗身体的行为。尽管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用词习惯略有改变,但“浴”的核心含义并未发生显著的演变。
【水部】浴 洒身也。从水谷聲。余蜀切 浴说文解字白话版 浴,冲洗身子。字形采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