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每天煮二升小米的粥,经过一夜凉了以后,粥就在碗里凝固了。到了第二天,他就用刀把凝固的粥划成四块,早晚两餐,各吃两块。由于没有什么下饭的菜,他只好切些咸菜配粥吃,切得长长的,一回切几十根,每顿就吃这个。就这样过了三年。
这就是范仲淹的故事,后人就根据这个故事得出了成语“断齑划粥”。断:切断;齑:酱菜或腌菜之类。“断齑划粥”的意思是食物粗简微薄,形容贫苦力学,用以形容节俭刻苦的生活,也说作“长齑冷饭”。
范仲淹穷困潦倒的时候,他别无他食,每天煮一次粥,待粥凝固后,用刀划成四块,早晚伴着腌菜,各吃两块,如此持续数年。这就是“划粥断齑”之出处了。这个成语单赞范仲淹求学之艰辛,意志之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