垓下悲歌
203年十二月,刘邦、韩信、刘贾、彭越、英布等各路汉军约计40万人与10万楚军在垓下决战。深夜,汉军营中传来阵阵楚歌。
楚军将士认为楚地都被汉军占领,军心涣散,许多人趁夜开了小差,或投降汉军。
楚歌给项羽将士造成了极大的心理震撼,最终导致项王自刎乌江。汉朝建立。
十二月, 刘邦、 韩信、 刘贾、 彭越、 英布等各路汉军约计40万人与10万楚军在垓下(今今安徽省 灵璧县城东南)展开决战。汉军以 韩信率军居中,将军孔熙为左翼,陈贺为右翼, 刘邦率部跟进,将军 周勃断后。 韩信诈败成功将楚军围在垓下, 项羽残部退回垓下营垒,项羽兵少粮尽,自知大势已去。一天深夜,汉军营中传来阵阵楚歌,楚军将士认为楚地都被汉军占领,军心涣散,许多人趁夜开了小差,或投降汉军。 项羽回想过去南征北战的赫赫声威,对比眼前众叛亲离的凄凉情景,慷慨悲歌,唱道:“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项羽最宠爱的美人虞姬也和歌舞间。 虞姬为不拖累 项羽,歌罢自刎。
虞姬自刎后, 项羽就跨上战马,率领八百多骑兵趁夜色向南突围。天亮时汉军才发觉,汉将灌婴率五千骑兵追击 项羽。等 项羽渡过 淮河,手下只剩百余人了。
项羽走到阴陵(今安徽凤阳西南)时,迷失了道路,受田间老农所骗,误入沼泽,因此被汉军追上。 项羽又率军向东突围,到达东城(今安徽 定远东南)时,仅剩二十八骑。在汉军层层包围下, 项羽把二十八骑分成四小队,向四个方向突围。 项羽在汉军中杀死几百名汉军士卒,冲出重围,仅损失两骑。
项羽带领这二十六骑向东南逃至乌江,当时的乌江亭长劝项羽:“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游有船,汉军至,无以渡”,以图东山再起。 项羽却说:“天之亡我,我和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于是自刎于 乌江。
项羽以八千江东子弟兵起家,成为秦末最具实力的武装,可他军事上的才华无法掩盖他在政治上的幼稚,他的失败又岂是一句“天亡我也,非战之罪”可以解释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