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义:母亲。甲骨文字形,象母亲有乳之形。也就是说,母亲是要给孩子喂奶,先民强调这一特点,在“女”字上半部加上两点,表示一对乳房,维妙维肖、活脱脱地把个“母”字展示无疑。因许慎不曾见过甲骨文,《说文》解释为:“蜀人谓母曰姐,齐人谓母曰嬭,又曰,吴人曰媒。”如:母难(本人生日,意为孩子出生时母亲要受难);母以子贵,母子。2、本源。如:酒母;字母;工作母机;母财(资本);母金(本金,本钱)。3、姓。
毌:guàn和wn
读guàn:贯穿。后作“贯”。《说文》:“毌,穿物持之也。”金文的象形字是两“曰”字中加一竖相连,示连贯相通。2、古地名。即“毌丘”,在今山东省曹县南。3、姓。复姓有毌丘诸姓氏。今分为二姓.日毌,曰丘。”魏有毌丘俭。4 、通“弯”。
读wn:通“弯”。
是一个稀有姓氏。“母”通“毋”。母(毋)氏源于田姓。据史籍《风俗通》记载:“胡母(毋),姓,本陈胡公之后,齐宣王母弟,别封母(毋)乡。远本胡公,近取母(毋)邑,故曰胡母(毋)氏。”
在文献《姓氏词典》中介绍:“母”(毋)姓的历史悠久,“母”(毋)姓是从复姓“胡母(毋)”而来,源于田姓,所谓“系出田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