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人工锄草使土壤肥力下降原因(除草伤土壤的最好办法荒地)

人工锄草使土壤肥力下降原因(除草伤土壤的最好办法荒地)

更新时间:2025-07-18 00:37:37

人工锄草使土壤肥力下降原因

1、养分因素

指土壤中的养分贮量、强度因素和容量因素,主要取决于土壤矿物质及有机质的数量和组成。中国一般农田的养分含量是:氮0.03~0.35%;磷0.01~0.15%;钾0.25~2.7%。

2、物理因素

土壤的质地、结构状况、孔隙度、水分和温度状况等。它们影响土壤的含氧量、氧化还原性和通气状况,从而影响土壤中养分的转化速率和存在状态、土壤水分的性质和运行规律以及植物根系的生长力和生理活动。

3、化学因素

土壤的酸碱度、阳离子吸附及交换性能、土壤还原性物质、土壤含盐量,以及其他有毒物质的含量等。它们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土壤养分的转化、释放及有效性。

4、生物因素

土壤中的微生物及其生理活性。它们对土壤氮、磷、硫等营养元素的转化和有效性具有明显影响,主要表现在:

①促进土壤有机质的矿化作用,增加土壤中有效氮、磷、硫的含量;

②进行腐殖质的合成作用,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性能;

③进行生物固氮,增加土壤中有效氮的来源。

土壤肥力下降的原因

土地因为连续施用化肥,土壤中养分导致下降,有机质含量下降,土壤板结严重,以及环境破坏、不合理使用土地现象严重、过量使用化肥、水土流失、土壤污染、土壤盐渍化等多种因素的联合作用下导致了土壤肥力的下降!

1、用地与养地相结合、防止肥力衰退与土壤治理相结合,是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水平的基本原则。具体措施包括:增施有机肥料、种植绿肥和合理施用化肥,以便不仅有利于当季作物的高产,而且有利于土壤肥力的恢复与提高。

2、增施有机肥,补充有益微生物菌剂,通过施用人、畜的差、尿肥及堆肥、沤肥、録肥等有机质含量高的农肥来増加和保持土壤有机肥含量,有条件的地方可大量施肥(河泥、草炭等),对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有明显作用。

3、合理轮作,适当增加豆科作物种植面积,在轮作过程中四年左右种一茬豆科作物可增加土壤中氮素含量,同时豆科绿肥作物经翻压入土后,大量的根、茎、叶能够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肥力。

4、增施土壤改良剂,土壤改良剂可以改善土质,使酸化、盐化、板结、施肥过度土壤恢复活力,改善土连作障碍,提供适宜生长的土壤环境,有利于土壤良性循环,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品质,减少落花落果,提高结实率,提早收及延长采摘期,增加果实言养水平,提高土壤保水性改善土壤吸附性能。

5、秸杆还田,在作物收获后,把秸秆切碎撒在地表后用犁翻压,直接还田,这样能够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促进土壤团粒结构形成,增加适气、适水、保肥能力,从而提高土肥力。

第 一:土壤中硝酸盐太多。因为长期在土壤里使用化肥,特别是使用大量的氮肥。就会造成土壤硝酸盐过多,硝酸盐会积累到蔬菜里面这种。用了这种蔬菜以后硝酸盐在人体内会被还原为亚硝酸盐,这是一种剧毒物质,长期使用这种东西能引起人体细胞缺氧,如果儿童食用了这种蔬菜,不仅会造成智力下降,还会诱发癌症,对人体的危害特别大。

第二:土壤板结的问题。因为长期使用化肥使土壤中营养相对比较单一,土壤中的有机质减少,土壤的物理结构被破坏就会出现土壤板结。土壤板结以后,植物的根系不能的吸收养分,蔬菜在这种地里面很难生长,产量就会上不去。

第三:土壤酸化,经常使用化肥会使土壤严重的酸化。在酸性土壤里面种植蔬菜非常不利于蔬菜的生长也会造成蔬菜减产。

第四:长期的在地里面使用过量的化肥不仅会对蔬菜造成危害还会阻碍蔬菜对其他元素的吸收,引起缺素症。

第五:土壤缺钙长期使用过量的化肥会使土壤里面的钙离子不断的流失,造成了耕作层缺钙,破坏了土壤的结构,使土壤出现结板的现象,还会导致土壤肥力下降,蔬菜长势很差,严重减产。

综合上述情况表明大量的使用化肥产量不一定会提上去,相反会导致土壤土质情况恶化,进而影响到产量。我们可以使用生物有机肥来代替化肥,生物有机肥可以补充土壤中的有机质和有益菌,可以恢复土壤的土质,这样会使蔬菜生长良好,提高产量。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