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用什么方法能降低高光PP的表面缩痕(提高油墨对pp的附着力)

用什么方法能降低高光PP的表面缩痕(提高油墨对pp的附着力)

更新时间:2025-07-23 03:06:10

用什么方法能降低高光PP的表面缩痕

解决高光PP注塑件表面缩痕可以从下面三种方法来实现。

一、模具设计上的解决措施

1.1 水路设计

合理的水路设计使得型腔表面的模温尽可能一致。必要时,在局部壁厚较大或者散热不好的区域加强冷却。在筋对应的模面加强冷却,使得表面固化层较快形成,当表面固化层较厚时,刚性较大,不容易产生缩痕。

当形成筋的动定模对应面都是钢材时,容易产生缩痕,若在筋的下面改成陶瓷或者塑料镶件,使得上面的固化层形成较快,刚性较大,最后固化的高光PP塑料向内吸入,上面不至于塌陷,也可以防止缩痕产生。

1.2 浇口设计

制件的浇口应设计在壁厚大的区域,或者靠近缩痕和缩孔出现的位置,以利于保压补缩。浇口的尺寸应足够大,减缓浇口的冷却,使得更多的熔体能在保压阶段进去型腔中补缩。一般情况下,浇口厚度不应小于壁厚的50%,最好能达到壁厚的80%。

1.3 流道设计

优先选用圆形流道,因为圆形流道的有效截面积最大,其次是梯形流道,最好不要选用半圆形流道。流道的有效截面越大,保压补缩的能力越强,制件越不容易出现缩痕或缩孔。此外,流道的尺寸应足够大,减少充模阻力,给型腔提供足够大的保压压力。

1.4 拉料杆设计

在三板模中常使用到拉料杆,拉料杆的设计应避免伸到流道中,造成流道的有效截面变小,充模阻力增加,不利于制件的保压补缩。对于聚碳酸酯(PC)等流动性较差的材料,尤其需要注意拉料杆的设计,避免流道压力损失过大引起实际保压不足,导致制件产生缩痕或缩孔。

1.5 排气设计

模具的排气顺畅,注塑时可以采用较高的压力和速度,保压补缩的效果更好,降低缩痕或缩孔产生的可能性。典型的排气槽设计,根据材料的不同,排气槽的深度也会有所不同,但相同的是排气槽的长度不能过长,最好在2mm左右。

二、成型工艺上的解决措施

2.1 模具温度

模温对缩痕或缩孔的影响是相对的。模温太低时,制件表层容易凝同变厚,芯层的厚度相对减小,保压补缩的通道变窄,制件远端得不到足够的补缩,形成缩痕或缩孔;此外,模温较低使得浇注系统特别是浇口容易冻结,制件得不到足够的保压补缩,也容易形成缩孔或缩痕。模温太高时,模具的冷却效率较低,冷却缓慢,由于冷却时间过长,导致收缩也变大,如果得不到足够的保压补缩也容易导致缩痕或缩孔。但相对来说,模温较低时容易产生缩孔,模温较高时容易产生缩痕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