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圣外王”的说法却来自道家的庄子。《庄子·天下》中说:
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悲夫,百家往而不反,必不合矣!
这就是“内圣外王”一词的出处。庄子在这里并没有正面解释“内圣外王”的思想,而是表达了诸子百家先秦各家由道术之“一”而成方术之“裂”时的看法,他认为“内圣外王”才是真正的“道”。
在宋代以前的儒家典籍中,很少看到“内圣外王”的说法。北宋理学大师程颢将邵雍的学说称作“内圣外王”之学后,这一说法才被广泛使用。
“内圣外王”的说法却来自道家的庄子。《庄子·天下》中说:
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悲夫,百家往而不反,必不合矣!
这就是“内圣外王”一词的出处。庄子在这里并没有正面解释“内圣外王”的思想,而是表达了诸子百家先秦各家由道术之“一”而成方术之“裂”时的看法,他认为“内圣外王”才是真正的“道”。
在宋代以前的儒家典籍中,很少看到“内圣外王”的说法。北宋理学大师程颢将邵雍的学说称作“内圣外王”之学后,这一说法才被广泛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