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专注家居生活和装修知识的家居生活志。在这里,我会尽可能地把我所知道这些知识分享给大家,希望大家能够支持。
一个好户型的标准包括南北通透、户型方正、光照充足、通风良好等,另外,动静分区合理同样是应该考虑的因素。
一、关于动静分区
1、动区:
客厅、餐厅、玄关、走廊、厨房、阳台等。
2、静区:
卧室、书房、卫厕等。
动区是人们活动较为频繁的区域,应该靠近入户门设置,尤其是厨房;而静区主要供居住者休息,相对比较安静,应当尽量布置在户型内侧。两者分离,一方面使会客、娱乐或者进行家务的人能够放心活动,另一方面也不会过多打扰休息、学习的人,减少相互间的干扰。
二、动静分区的好处有哪些?
3、合理分布动线
频繁活动的动区空间设计在一起可以让日常生活的动线分布更加合理流畅。
4、保证睡眠质量
静区设计与动区分开可以更好的控制静区的活动,保持整体的安静环境,有利于舒适的睡眠,不会影响家人的工作和休息。
5、有条理更私密
动区和静区的分开设计可以让日常活动规划的更加有条理。且静区一般是卧室、书房、卫生间等功能,动静区域的分开可以很好的保持静区的私密性。
三、合理的动静分区是怎样的?
动静分区合理户型(卧室布置在户型深侧,距离入户门较远)
动静分区不合理户型(次卧距离入户门较近,客厅活动对次卧影响较大)
动静分区除了原始户型天生优势外,也可以通过后期设计才实现。
给大家举个例子:
针对下面这个户型,我做了一套方案。现在我会根据我的方案来与大家探讨分享一些设计心得。
首先,这个户型最大的优势在于它的得房率,走道所占用的空间并不多,浪费很少。往往走道空间少就意味着各个空间区域的进出口容易暴露在公共空间外。
另外这个户型的卫生间太小了,面盆淋浴马桶都挤在一个小空间里。而且干湿没有分区,次卧由于需要让出公共走道的空间被牺牲掉了一大部分的区域,所以针对以上问题,我做了一个优化方案。
首先是动线的规划, 由于户型不大,所以房间需要简洁明了的动线划分区域,第二让空间更明了。
整个户型的空间,尽量让我们的空间形成规整方正的。我拿到这个户型的时候,首先从厨房开始着手,将厨房改成双开的滑门,橱柜做成 U 型的,利用更多空间来收纳厨房用具。
当解决掉厨房空间问题后,进入餐桌,首先我们要考虑的是餐厅的冰箱以及酒柜或者餐厅收纳柜的安放。
于是我在入户的左手边,设计了一套高柜,将冰箱融入到高柜内,冰箱旁边是两组高柜,一组对开门的供给餐厅做收纳用,一组开放式的供入户后方便放置一些小物品。这个红色的开放柜,就是回家后放置钥匙包包甚至可以挂两件外套。
黄色区域就是冰箱与餐厅收纳。
接下来,我解决一下,卫生间干湿区的问题。这个地方确实难到我了,我花了点时间来研究这个空间与客厅、主卧、次卧的空间关系。
大家可以看到,面盆的位置,在主卧室的进门正对面。当时这个位置,我也是反复考量了。如果换到现在的主卧门口,就会出现一个大乌龙。
主卧的门好巧不巧的,被摆在了客厅的正中间。我想,应该不会有人愿意自己的卧室门在客厅的正中间吧。于是我放在了现在这个位置,放这个地方以后,我就要解决第三个问题了!
次卧!由于面盆占用了一点点次卧的过道,导致了过道次卧的门需要挪动。大家可以注意,在挪动了这面墙以后正好给次卧留出了一个空缺。
按照这个户型的卧室分布,这个房间肯定会住人。我假想了一对年轻的夫妻带着上学的孩子,那孩子住这个房间,需要一个书柜。于是,我就利用了这个空缺做了一个大面的书柜还刚刚嵌入了一个一米二的书桌。次卧所需要满足的几大功能需求,图上都有!
然后回到餐厅,我对生活的理解,大部分都在吃饭与做饭之间。人类的进步也是从发现火种,吃熟肉开始的嘛。于是,我在餐桌和客厅的衔接处放置了一个岛台。
这个岛台,还兼备了一个遮蔽隐私的作用。在开门后,陌生人的视线会一眼洞穿我们整个客厅。我在视线的路径上,设置一个 850-900 的岛台,沙发上的人基本只能看到头顶了。
参考下面的设计样式:
岛台面对客厅的方向,也可与如上图一般,做一些开放格,放置一些装饰品,对客厅空间的美观,做一个补充。
接下来说说大家关心的柜子和收纳!下面红色区域,是供我们收纳的,黄色的衣柜是我们放当季衣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