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十五夜望月的主旨(《十五夜望月》古诗的中心思想)

十五夜望月的主旨(《十五夜望月》古诗的中心思想)

更新时间:2025-07-20 06:06:53

十五夜望月的主旨

《十五夜望月》的主旨

表现了诗人寂寥、孤单的心境,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全诗主要描绘了诗人在中秋夜独自在庭院赏月的景象,营造出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情境,展现了一幅寂寥、冷清的中秋月夜图景。

注释:

1.中庭:即庭中,庭院中。

2.地白:指月光照在庭院的地上,像铺了一层霜一样。

3.栖:休息。

4.秋思:秋天的情思,这里指怀念人的思绪。

译文:

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了一层霜雪;萧森的树阴里,鸦雀先后进入了梦乡。由于夜深,秋露打湿了庭中桂花。今天晚上人们都在仰望皎洁明亮的月亮,却不知道秋天的思念之情落在了谁家?

故事

王建被约去杜郎中府上过中秋节。

席上大家喝酒的喝酒,聊天的聊天,然后在院子里赏月。

王建的诗才极好,每次聚会都会有人喊:“王大人,来一个。”王建就来了一个,今天,看样子还得来。

王建想了想,先写了四个字:中庭地白。

这四个字一出来,大家就有点儿懵,四个字把“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写完了,下面怎么写?

这时院子里的桂花树上“丫丫”地传出几声乌鸦叫。王建没有抬头,继续写道:树栖鸦。

大家的目光被乌鸦的叫声吸引到了树上,没看到乌鸦,只看到反射着月光的带有露珠的桂花。那乌鸦似乎看到了人们在找它,挪动了一下身体,藏得更好了一些。树枝振动,掉落了几滴桂花上的露水,滴到一个人的脖领子里,这人笑道:“真凉。”

大家再将目光转到王建的笔下,这时,第二句已经写完:冷露无声湿桂花。

前面将场景铺垫完毕,后面两句王建写的很快: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大家都笑了起来,有人说道:“说是‘不知秋思落谁家’,今天杜郎中是主人,当然是落入杜郎中家。”大家都笑了起来。

王建也笑了起来。六十几岁的人了,家乡还有谁呢?自己还能想谁呢?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