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好四史,首先要树立对初心的坚守。要认真学习秦、汉、隋、唐四代历史,要不断扩充阅读,深入了解历史背后的意义和内涵。
要通过多种途径,如阅读原著、听讲座、参加讨论等方式,全面系统地了解四史的内容。
同时,要注重思考、总结和实践,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和认识,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做到“知行合一”。
更重要的是要坚定对初心的信念,不断提高历史认识水平,培养对国家、民族和文化的深厚感情和责任心。
今年是建党一百周年,一百年风雨兼程,一百年披荆斩棘,中国共产党带领着我们从沉舟陆沉中奋起,于一穷二白中奋进,一路走来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从1921年到2021年,整整走过了100年的奋斗历程,这一百年是用汗水、泪水、智慧、勇气写就得一百年。无论我们走得有多远,都不能忘记过去走过的路,都不能忘记当初为什么出发!当前我们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的历史交汇点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即将开启,新征程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要学好“四史”,永葆初心,永担使命!
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史明理,“理”是指马克思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党史要能够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学史增信,“信”是指信仰、信念与信心。即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学史崇德,“德”是指加强党性修养、传承伟大精神。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是由各个时期的革命烈士、英雄人物、先进模范身上的一系列伟大精神所构成,是百年党史的红色传统、红色基因;学史力行,“行”是指学以致用,把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 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动力,防止学习和工作“两张皮。
回首过往,在建党100年的历史进程中,涌现出了许许多多令人动容、刻骨铭心的故事。印象最深的是半条被子的故事,在1934年11月湖南汝城县沙洲村,3名女红军借宿徐解秀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给老人留下了。老人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来半条给老百姓的人”,这就信仰的味道、精神的力量!中国共产党人身上的精神永远根植于人民心中,这种精神是红军走过二万五千里,爬雪山、过草地,吃苦耐劳、勇往直前的长征精神;是几十年如一日,攻克芯片难关,攻坚克难、开拓创新的北斗精神;是毛相林带领着下庄村的村民在绝壁上开出“天路”实现致富的脱贫攻坚精神;更是疫情期间,举国同心,众志成城打赢疫情防控战的抗疫精神……共产党人的精神,砥砺品格、淬炼灵魂、滋养初心,激励者世世代代的中国人迎难而上,越是艰难越向前!越是险滩越涉险!特别是广大青年人,青年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是社会主义接班人,青年人要扣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就要学好“四史”,永葆初心,砥砺奋进,勇立潮头!
中华民族的昨天是“雄关道真如铁”,中华民族的今天正可谓“人间正道是沧桑”,中华民族的明天可以说是“乘风破浪会有时”。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我们这一代青年人肩负着初心和使命,要走好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长路漫漫,惟有奋斗!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发扬新时代“三牛”精神,争做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用青春的热血坚守初心,勇担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