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思邈并没有师父。
孙思邈(药王,541年-682年,存在争议),京兆华原(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人,唐代医药学家、道士。被后人尊称为“药王”。
开皇元年(581年),孙思邈隐居陕西终南山中,十分重视民间的医疗经验,不断积累走访并记录,终于完成了《千金要方》。唐初,孙思邈与政府合作开展医学活动。显庆四年(659年),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国家药典《唐新本草》。永淳元年(682年),与世长辞。
孙思邈十八岁那年立志学医,读遍各类医学典籍,经过两年的刻苦钻研,临床研究,二十岁的时候就开始为乡邻四舍看病抓药.孙思邈结合实践,虚心地广泛地学习各家之长,因此各家都可称为其师傅,又都不如其所知也,故也可以说无人可以称之为其师傅 。
孙思邈,京兆华原(今陕西省耀县)人,约生于隋开皇元年(公元五八一年),卒于唐永淳元年(公元六八二年),活了一百零二岁(有的考证活了一百四十一岁)。人们把他当做“神仙”,尊称为“药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