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的诗词,第一阶段的诗词婉约清丽处处体现出少女的纯真,第二阶段是以夫唱妇随的和谐之美,第三个阶段体现的则是流离失所的苦难。
李清照是宋代著名的女词人,她的词作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少女时期、中年时期和晚年时期。
1. 少女时期(1084-1101年)
在这个阶段,李清照的词风以清新、婉约、柔美为主。她的作品主要表现了少女时期的纯真、浪漫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如梦令》、《声声慢》等。
赏析:《如梦令》是李清照的成名作,全词以梦境为线索,通过对梦中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少女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爱情的渴望。词中“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一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少女在梦中的心境。而“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则表达了少女对爱情的期待和失望。
2. 中年时期(1102-1127年)
在这个阶段,李清照的词风逐渐转向豪放、奔放、激昂。她的作品主要表现了中年时期的忧国忧民、对生活的感慨以及对丈夫的思念。如《渔家傲·秋思》、《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
赏析:《渔家傲·秋思》是李清照中年时期的代表作之一,全词以秋天的景象为背景,通过对江南美景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丈夫的思念。词中“千古风流今何在?繁华落尽成秋草”一句,通过对比古今的荣辱兴衰,展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而“想得君来泪双流”则表达了作者对丈夫的深切思念。
3. 晚年时期(1128-1155年)
在这个阶段,李清照的词风更加沉郁、悲凉、忧伤。她的作品主要表现了晚年时期的孤独、无奈以及对往事的回忆。如《武陵春·春晚》、《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等。
赏析:《武陵春·春晚》是李清照晚年时期的代表作之一,全词以春天的景象为背景,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晚年时期的孤独和无奈。词中“绿肥红瘦”一句,通过对比春天景色的变化,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忧伤。而“欲知愁多少,满江红”则表达了作者对往事的回忆和无尽的忧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