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邀请。我是清风醉史,欢迎关注我,带你深入了解历史知识,给你与众不同的感受。
三国时期,名臣勇将、英雄辈出。今天让我们再来品评一下名将的风采。
称谓的由来
流传至今,被人们所津津乐道的有:曹魏的“八虎骑”、“五子良将”;蜀汉的“五虎上将”;孙吴的“江表十二虎臣”等,在当时的历史中还没有此种称谓,这是后世之人根据陈寿《三国志》将三方势力的主要将领的生平事迹合编为一传而演变而来的名号。
蜀汉五虎上将
《三国志·蜀书》:关羽、张飞皆称万人之敌,为世虎臣。马超阻戎负勇,以覆其族,惜哉!黄忠、赵云强挚壮猛,并作爪牙,其灌、腾之徒欤?
刘备大业初成自封汉中王时,大肆封赏功臣,关羽拜前将军,张飞为右将军,马超为左将军,黄忠为后将军,此时的赵云仅是翊军将军,官位比之前4位差了好几级。因此后世之人觉得赵云在五虎将中是个边缘人物,并没有得到刘备的重用,只是个单纯的保镖角色。
这种认知,只是单从官位上的大小得出来的结论,难免管中窥豹,有些偏颇。要知道,当时史家陈寿能将赵云与以上四人同列一传,就是对其功绩的肯定,不言而喻他的重要性也在此体现。
职责所在、任掌内事
平心而论,虽说赵云的勇武被称为一国“爪牙”这是很高的评价,代表一国最顶级的武力所在。并不是现代社会手下小喽啰的意思。但在统军方面,因经验缺乏、机会不多,并没有什么过人的表现。赵云被人所敬重的是他公私分明,谨慎稳重,不争不抢,低调做人的品德。
《云别传》记载,赵云初见刘备时,就立誓“终不背德也”。正是因为赵云德行的优秀,“先主以云严重,必能整齐,特任掌内事。”
在赵云之前,做此事的正是关羽、张飞二人。《华阳国志》记载:在刘备生前,赵云的官位是“中护军”。前面我们提到,前右左后四将军,分别由关张马黄担任,中军则是由刘备自领,而赵云的“中护军”就是君主的内军统帅,其地位在前左右后“护军”之上,还拥有刘备“亲军”中下级武官选拔的权力。
拜此官位的重臣,非忠义亲信者而不能担任,怎么能说赵云不受蜀汉势力重用呢?我们横向比较一下,东吴早期,周瑜曾以“中护军”的身份和张昭共掌国事;曹魏后期,司马师也以“中护军”的身份选拔官吏,给父亲司马懿保驾护航,此后周瑜与司马师都位极人臣,达到权利的巅峰。而赵云后来也被封为征南将军,封永昌亭侯,迁镇东将军,也达到了他一生仕途的光辉顶点。
结语
纵观赵云一生为蜀汉兢兢业业,他不像关张是主君兄弟,处在势力的核心地位;也不像马超有祖上显赫武将名望,他是完全靠自己的努力和自身美德,从一介百姓身份完成了乱世中无数人想要的“拜将封侯”的夙愿。
赵云在历史上没有什么太过显眼的功绩,但他的品德被人所推崇,这也是后世小说、平话即使对他的人物形象加以美化,而后人明明知道却更加喜爱的原因吧。
“五虎上将”是《三国演义》中对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这五人的一个统称,也因陈寿在《三国志》中将此五人列为一传,故有此称。
“上将”是指主将或主要将领的意思,形容关张马黄赵为刘备时期的五员主要将领。很多滥竽充数之人认为,只有前后左右将军才能算是“上将”,简直可笑之至。
至于“五虎上将”只是一个统称代号而已,说出来知道是关张马黄赵这五人就行了,没必要抬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