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儒家文化的现实意义 如何辩证看待儒家文化 道家文化(儒家文化精神及其价值的现代意义)

儒家文化的现实意义 如何辩证看待儒家文化 道家文化(儒家文化精神及其价值的现代意义)

更新时间:2025-07-22 21:48:04

儒家文化的现实意义 如何辩证看待儒家文化 道家文化

儒家行的是人文之道,道家行的是自然之道~两者不冲突,而是相辅相成。前者君是君,臣是臣的思想,修德养气~是一种行为规范的艺术,修到极致也脱不了人间烟火,当不了世外高人,修成大儒的极少。而且非常容易跑偏~变得迂腐,固执,非常渴望皇恩浩荡,希望被一人以上的那个人肯定。修身和驾驭文盲的学说,现在就不行了~文化人比较多(个人见解不喜勿喷,求放过!)道家的懒的写,简单的说是尊重规律,利用规律,不轻易破坏规矩~

儒家、道家文化辩证法

儒家辩护(正方):提倡品德教育,仁义礼智信以教化世人。

道家质疑(反方):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意思是说:好的德行,在于修行自身,并不以德衡量要求他人,这是“有德”;不好的德行,不愿意失去“品德”这个很好用的“武器”,用之约束他人,但却疏于约束自己,缺乏自身修行,这是“无德”。

注:以上为我个人的见解,德与道是相应的,理论如出一辙,道讲究无为乃大,德也是。所以,当初孔夫子问道于老子,老子对孔夫子的理论不以为然,但是孔子并不真正明白。

所以,当后世帝皇很高兴地起用儒家之后,儒学理论越走越偏,公认不好的“裹脚”与八股文就不多说了,儒家伦理思想仅仅被统治者用作统治手段,而不要求自己。

现代我们说“感恩”与“换位思考”,这是不分尊卑亲疏贵贱的,但儒家伦理仅仅用以要求下位者。

不妨留意一下旧书画中的盘景,植株长势弯弯曲曲的,与现代自然生长的盘景相比,是不是觉得很奇怪?如果傍观心态还好,万一我们把自己代入植株去看,人就瞬间不好了,正所谓:“屈到病”,说的就是此情此景。

这种旧书画盘景中的植株,就是“儒家文化”最直观的展示。

道家思想注重“自律”而不以之“律人”,人民去“知”(狡诈)以存“朴”(求真),悟道而明智,所以,人民诚信而真实。

(道家言知是狡诈与欺骗,“道”才是知识,是“事物道理”。我个人认为这个“知”也包括儒家伦理思想。)

(为什么说“知”是狡诈与欺骗?因为这是道德经的基本逻辑,有无,阴阳,强弱,知朴,应该容易理解了吧,“朴”是返朴归真这个成语的思想源头,是不伪装的真实,那么,“朴”的反面“知”呢?可以再结合春秋战国时代“知”字的古文,当时“知”与“智慧”并不相同,也不是现代文的“知道”。)

道家这种情况是不是更切合现代理念?人民就如同现代盘景中自然生长的植株。

后话:用辩证法论证儒家思想,对儒家思想是不公平的,辩证法的对立统一,与道家两极对立统一的思维如出一辙。老子当年很难认同孔子,现代道家思想与儒家思想依然是格格不入的。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