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椟:木匣子。
买椟还珠的意思是买下装珍珠的木匣子,把珍珠还给卖家。比喻没有眼力,取舍不当。
出处
宋·程颐《与方元寀手帖》:“今之治经者亦众矣;然而买椟还珠之蔽;人人皆是。”
《买椟还珠》中“椟”是指木柜,匣子。
出自战国韩非《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原文节选:
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翡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今世之谈也,皆道辩说文辞之言,人主览其文而忘有用。
译文:
楚国有个在郑国出卖宝珠的人,他用木兰做了一个匣子,匣子用香料熏过,用珠玉作缀,用玫瑰装饰,用翡翠连结。郑国人买了他的匣子,却把珠子还给了他。这可以叫做善于卖匣子,不能说是善于卖宝珠。现在社会上的言论,都是一些漂亮动听的话,君主只看文采而不管它是否有用。
注释:
1、桂椒:意思是肉桂及山椒,泛指高级香料。
2、辑:聚集,连结。
3、善:擅长。
4、鬻:卖。
寓意:
后人由此故事提炼出成语《买椟还珠》。指买了装了珍珠的木匣退还了珍珠;比喻取舍不当,次要的东西比主要的还要好。
郑国人两眼只盯在了精致的木匣上,竟然舍弃了珍贵的珠宝。可见,做事情必须主次分明,不能像买椟还珠的人那样,只注重事物的外表,看不清事物的本质。只有看清事物的本质,分清主次,才能取舍得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