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陈寅恪的 四不讲 是(陈寅恪先生的三不讲是哪三不讲)

陈寅恪的 四不讲 是(陈寅恪先生的三不讲是哪三不讲)

更新时间:2025-07-23 00:28:32

陈寅恪的 四不讲 是

前人讲过的,我不讲;近人讲过的,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我自己过去讲过的,也不讲。

陈寅恪的“四不讲”,可以说是老师讲课的一座高峰,能做到其中一条,就很不容易了。要做到“四不讲”,首先你得全面了解前人、近人都讲过了些什么,这需要博览群书,需要博闻强记,需要寒窗苦读,单是完成这一项工作,就成了了不起的大学问家了。

还得了解外国人都讲了什么,能做到这一点,精通多种外语,“学贯中西”,肯定也是当之无愧的;然后再提出自己的新见解,新研究成果,而且每天、每堂课都有新见解,有真知灼见,更是难上加难。可是,这“四不讲”陈寅恪都做到了,无愧为国学大师、文史泰斗。

扩展资料:

陈寅恪长期致力于史学研究工作,研究范围甚广,他对魏晋南北朝史、隋唐史、宗教史(特别是佛教史)、西域各民族史、蒙古史、古代语言学、敦煌学、中国古典文学以及史学方法等方面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陈寅恪不仅为大史学家,旧体诗亦卓然大家。他佩服陶渊明杜甫,虽爱好李白及李义山诗,但不认为是上品。他特别喜好平民化的诗,故最推崇白居易,在他《论再生缘》中所以有“论诗我亦弹词体”之句。有《诗存》问世。

其平生著作,经过他的学生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蒋天枢的整理、校勘,一套二卷、二百万字的《陈寅恪文集》已于1979年编纂成册,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