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讲了主人公宋先生在去世后由神差邀请,考上城隍;但是宋先生以孝敬母亲为由,恳求在母亲百年之后再赴任;他孝敬母亲的心情感动了神仙,准许他还魂为母亲尽孝。
该篇故事反映了中国古代对孝道的重视,做为《聊斋志异》通篇首文,作者在文中借书生之手,写出了自己的善恶观,也通过书生之间互赠的诗句,展现了自己的胸襟,同时通过故事巧妙的安排,讽刺了当时科举制度下的的丑恶氛围。
此篇故事情节由实入虚,由虚返实,再由实归虚,这样就在虚幻的故事上涂抹上了一层真实性与现实性的色彩,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聊斋志异的第一章,也就是卷一的第一个故事,标题叫做《考城隍》。故事讲的是一位姓宋的先生,一辈子读书考科举,但是一直没有考中。
突然有一天,有一位官差来找宋公,叫他去参加考试,宋公去了以后,发现考官都不是普通的官员,考官里还有关二爷在内。
宋公写完考题,考官们赞不绝口,任命宋公当一方城市的城隍爷。宋公说家里还有老母亲需要照顾,于是考官特批了假期,允许他回家先照顾老母亲。
宋公回家以后,发现自己已经断气三天了,这考完试回来,又复活了。过了几年,宋公老母去世了,宋公自己也去世了,去世了以后,正式上任,去做了城隍爷。
故事的主旨是批判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讽刺一个读书人,连神仙的考试都能够通过,却无法考中人间的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