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锡伯族历史源远流长,其祖先拓跋鲜卑早在东汉以前便活动在大兴安岭北段以“嘎善洞”为中心的地带,“畜牧迁徙,狩猎为业”。
锡伯族世居松嫩平原,历史记载中最早出现在1593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对九部联军之役,部分锡伯部落归顺建州女真。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锡伯族被编入满洲八旗兵内,移防黑龙江、吉林各地。乾隆二十年(1755年)和二十四年(1759年),清朝政府平定准噶尔叛乱和大小和卓之乱,最终统一天山南北。为维护新疆的政治稳定,1764年4月,部分锡伯族官兵及其家眷共4295人,应新疆伊犁将军明瑞写给乾隆皇帝的奏折要求,穿越蒙古高原,历时一年零三个月,迁往新疆长期驻防屯田。锡伯族现分居东北和新疆两地。
二,目前锡伯族分布在新疆伊犁地区的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和辽宁、吉林等省,呈现大分散、小集中的分布局面。分布在辽宁的锡伯族主要散居在辽河、浑河以及太子河流域。散居在吉林、黑龙江的锡伯族则居住在松花江与嫩江流域,是宜耕宜牧的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