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少林的划分主要源于历史上的一个事件,具体如下:
北少林:位于河南省登封市的嵩山少林寺,是少林武术和禅宗的发源地。嵩山少林寺在历史上因其在隋末唐初时期帮助李世民攻打王世充有功,受到了朝廷的敕封。唐太宗时期,嵩山少林寺的僧兵被派往福建铲除海盗,并在当地留下了不少禅宗弟子。这些僧兵在福建建立了南少林寺,从而形成了南北少林的划分。
南少林:最初由嵩山少林寺的僧兵在福建建立,具体位置在泉州清源山东麓。南少林寺在反清复明斗争中与天地会有密切联系,并在清朝乾隆年间因参与反清复明活动而被清廷剿灭。南少林寺的建立和发展,使得少林武术和禅宗文化在南方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发展。
其他南少林寺:除了泉州清源山东麓的南少林寺外,还有其他几个著名的南少林寺,如莆田少林寺等,这些寺庙在南拳北腿的武术文化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少林分为南北少林主要是历史和地理因素的结果。
南少林一般指南少林寺,位于福建省,相传是由少林武僧在南方传播少林武术而建立的。南少林的形成与发展与福建地区的武术传统和文化背景密切相关。
北少林通常指河南嵩山少林寺,被认为是少林武术的发源地。嵩山少林寺历史悠久,拥有深厚的武术底蕴和文化传承。
南北少林在武术风格、技法和传统上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它们都与少林武术的传承和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这种分南北少林的说法主要是为了区分不同地区的少林武术传统和流派。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少林的划分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统一的标准,不同的人和组织可能有不同的观点和定义。
无论是南少林还是北少林,它们都对中国武术的发展和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并且在世界范围内享有很高的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