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辈子只可能在形式上爱一个人,但在内心的情感层面或精神层面你不可能只接受一个人。就其生命的时间序列来说,包含着母爱、父爱、手足之爱、同伴之爱和对隐秘的内心偶像之梦幻爱情。
然后是有给予和获得的真实的情爱,并选择、品尝、体验各种爱和性的感觉,形成一种稳定的与异性间的愉悦感,之后是夫妻之爱、对子女之爱。
这些情感在每个阶段都是一种“现实存在”,只是需要的等级不同。已婚女子需要有异性朋友是一个不模糊的模糊问题,首先我们的社会还有一种不平等的道德与伦理压力,使女性在精神上的自由度要比男人小。
其次是家庭事务,教养孩子的羁绊使她在社交活动的空间、时间上比较狭窄,婚后女性的大多数情感需求是通过自我压抑或情绪投射来平衡的。
女人毕竟不只是一种家庭动物,她还生活在一种社会的人际关系和情感关系中,而人与人的交往本身会伴随着许多情感的交流,心理学支持人在环境中去拥有一些美好的情感,把这样的情感称为社会的支持系统。
30岁女人对情感的要求分两种:1.自己足够优秀,不想随便找一个人凑合过日子,所有希望找到的另一半是与自己的三观与之相近,能够走完一生一世的。
2.鉴于年龄问题,在家人的催促下不断相亲,只想赶紧完成结婚生子的人生大事,找到一个条件差不多的就结婚,完全是凑合过日子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