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婴儿为什么会有黄疸(1-30天黄疸值对照表)

婴儿为什么会有黄疸(1-30天黄疸值对照表)

更新时间:2025-07-24 01:06:09

婴儿为什么会有黄疸

生理性黄疸的意思就是这不是一种病,而是一种生理现象。

我们来看《儿科学》中关于新生儿黄疸的临床诊断标准。

50~60%的足月儿,80%的早产儿于生后2-3天出现黄疸,4~5天达高峰:

足月儿2周内消退,早产儿可延迟到3到4周;

足月儿血清胆红素小于每升205.2微摩尔每升。早产儿小于257微摩尔每升。

以上三个条件都能满足就属于生理性黄疸。我给大家解读一下这个标准,随着孩子体内胆红素的增多,肝脏从代谢胆红素的能力从不足,然后慢慢发展为可以轻松代谢,那么一般健康的孩子的身体发育如果达标,那么将在两周内完成这一成长。

那么我们就来看看在这两周内,孩子体内的胆红素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命运呢?

胆红素的产生是来自于红细胞破裂以后,血红蛋白逸出,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形成胆红素,这个胆红素呢,就叫做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是不溶于水的,我们平常测定的胆红素值就是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是不溶于水的,所以不容易从身体内排出,必须通过肝脏的代谢才能排出,所以孩子胆红素高实际上会加重肝脏的压力。

所以很多妈妈们,以为自己家孩子是母乳性黄疸就高枕无忧了,实际上这是一种错误的认知,母乳性黄疸就是病理性黄疸,因为它不符合上述的三个标准。而且虽然医学名称给了一个很好听的名字,但是是把它认定为病理性的。而且从我们营养学的角度来说,实际上,无论是孩子还是孩子妈妈都是处于营养不足的情况,下一集我们会跟大家再聊母乳性黄疸。

我们接着来看,间接胆红素到底是怎么代谢的。

间接胆红素需要通过与血清蛋白结合,然后运送至肝细胞,在肝细胞里面又与Y、Z两种载脂蛋白结合经过一系列的酶处理,之后变成直接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是能够溶于水的,所以胆汁的形式到达肠道,并被肠道内的细菌还原成尿胆原,其中大部分以尿胆素排出,小部分以在肠道内被吸收,然后又回到肝脏,形成了胆红素的肝肠循环。

以上可以看到,胆红素的代谢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蛋白质的参与。所以一旦蛋白质缺乏,那么间接胆红素无法运送至肝脏,也就会堆积在血液中,并将宝宝的巩膜、粘膜、皮肤染黄。

当然,胆红素对孩子的身体的考验不仅仅是在蛋白质这一块儿上。

新生儿由于红细胞破裂多,每日生成的胆红素是成人体内生成的胆红素的2倍多。但是呢,孩子的处理胆红素的能力仅为成人的1%到2%。

所以,胆红素的代谢过程中的每一环节都能做到,那么孩子才有可能不得黄疸。

实际上这样的一系列的过程对孩子的健康形成了一个拷问,似乎就是一道关卡,如果够健康,即使是如此困难的难关,孩子也能轻松闯关。

所以一般身体非常健康的孩子,不会得黄疸,而一般健康的孩子就卡在生理性黄疸这一块,稍微不那么健康的孩子,可能持续的时间比较长,但是对生长发育无碍。那么还有一部分直接就是已经形成了疾病,需要特殊治疗了。

婴儿出现黄疸可能是因为胆红素产生比较多的原因造成的,因为在这个时候孩子的身体比较虚弱,很有可能会造成出现黄疸,一般情况下分为病理性黄疸和生理性黄疸,如果宝宝属于病理性黄疸,要及时的给孩子进行治疗,但是如果属于生理性的黄疸,过一段时间就会慢慢消失,是不需要做进口处理的。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