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深珍藏”款瓷器起源于清朝的康熙年间。该款式最初出现时可能并没有特定的意义或者寓意,但在后来的文献中被赋予了一些象征性的解释。根据不同的资料来源,有两种主要的解读:
一种观点认为,“若深珍藏”四字来源于道教的经典《老君妙真经》,意为“安心游志,使若大水之自湛深;闲居静处,使若蛟龙之自蛰藏”,代表着一种内心的宁静和对茶的喜好1。
另外,也有说法提到“若深”最早在清康熙年间出现,随后在多个历史时期都有相关的瓷器产品2。
若深珍藏瓷器是清康熙及其以后景德镇民窑所生产的名品。这种瓷器的名款多见于青花图案的杯、碗、盘底部。若深珍藏款最早出现在康熙年间,传说是根据《老君妙真经》中的一段话:“安心游志,使若大水之自湛深。闲居静处,使若蛟龙之自蛰藏”所明志。
根据民国收藏大家赵汝珍的《古瓷指南.二.瓷器述要》,若深珍藏款被归类为“帝王堂名款识”,并引经据典讲明正品应为康熙晚年独享之器,亦当相当稀少,想必质量也必上品。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需了解更多信息,建议查阅相关书籍或咨询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