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木兰花苏轼的译文(宋祁写的木兰花译文)

木兰花苏轼的译文(宋祁写的木兰花译文)

更新时间:2025-07-24 09:10:32

木兰花苏轼的译文

苏轼有两种版本的《木兰花》译文。
在《青箱梆子》中,苏轼的《木兰花》译文有两个版本,分别是七言和五言。
苏轼是中国宋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其对《木兰花》的译文也有很高的价值和影响。
其中,七言版的《木兰花》译文采用了宣州府民歌的调式,体现了苏轼运用平易近人、自然流畅的语言表达情感和形象的特点。
五言版则更加简明扼要,意境精深。
这两个版本的译文,都各有千秋,为后人阅读和欣赏这首诗带来了丰富的体验。

《木兰花》是宋朝文学家苏轼所作的一首诗,全诗如下: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

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这首诗的基本意思是说,莫名其妙的战争令民女也要出兵,为父族挡箭,为全家拼命,不再依偎在亲人怀中。苏轼在此诗中描绘了木兰之父无大儿,木兰之长兄早已亡故,而木兰心怀家国情怀,坚决不辱使命而出征的场面。同时,苏轼也抒发了对女性聚散离别的伤感以及对战争的反思。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