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归隐的产生,安史之乱的牵连是直接原因,与在流亡途中的悲辛痛苦经历也不无关系。安史之乱的爆发,使人民陷入了空前苦难中,杜甫也深受其害。杜甫来成都草堂之前,曾有过一段携家避乱的生活。先是去秦州,未料安稳生活不仅没能求得,却面临生存维艰的生活。
杜甫一生漂泊,前半生是为寻找理想家园而辛苦奔波,后半生是为寻觅栖身之所而颠沛流离,无论哪个时期,杜甫都没有像在草堂这样停下脚步好好安顿自己的生活和心灵。
杜甫是世人公认的诗歌“集大成”者,因此获得了“诗圣”的桂冠。后来无数评论者认为杜甫诗歌代表风格为“沉郁顿挫”,这跟诗人伤时感事、敏感多愁的性格分不开,更与诗人一生颠沛流离、落魄潦倒,而又要时时大声疾呼,发出仁者生命的强音有密不可分的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