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约公元前369--约公元前286年),名周,战国时代宋国蒙人,战国中期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老庄”。
庄子因崇尚自由而不应楚威王之聘,仅担任过宋国地方的漆园吏,史称“漆园傲吏”,被誉为地方官吏之楷模。他最早提出的“内圣外王”思想对儒家影响洋远。他洞悉易理,指出“《易》以道阴阳”,其“三籁”思想与《易经》三才之道相合。其文想象丰富奇特,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微妙难言的哲理写得引人入胜,被称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其作品收录于《庄子》一书,代表作有《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等。
公元前369年-公元前286年
中文名:庄周
别 名:庄子、庄子休、南华真人
国 籍:战国中期宋国
民 族:华夏族
出生地:宋国蒙
出生日期:约公元前369年
逝世日期:公元前286年
职 业:思想家、文学家
信 仰:道家思想
主要成就:道家学派主要创始人之一
与老子并称“老庄”
道教祖师
代表作品:《庄子》等
思想主张:天人合一、清静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