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口急剧增长。在史前,决定人口数量和人口密度最大限度的重要因素,是可以获得多少真正的食物。农业定居人群,婴幼儿的年龄间隔可以大幅缩短,加上食物结构的改善,婴幼儿期的死亡率大幅下降。狩猎等危险活动的减少也使得死亡率得以降低。
二,人类体质与健康。长期的食物结构改变和劳动极大地影响了人类体质,其中比较突出的就是人类头骨与牙齿的进化。此外,一些流行性疾病出现,总体性保健恶化。
三,开始定居。农业生产需要长期人力投入,这使得人类不得不在一段时间内生活于某一地,定居开始出现。
四,破坏生存环境。原始农业前期的刀耕火种阶段,砍烧树林以获得土地。经常性的撂荒,再去开辟新的播种用地,对植被的破坏无疑是巨大的。随后的农业逐渐有了水的管理,但不合理的灌溉会造成土壤盐碱化,或影响水循环造成局部气候变化。
五,技术革新。为适应农业生产和产品加工,磨制石器出现,开始利用畜力、风力,新建大规模土木工程,陶器烧造、金属冶炼、发酵技术、纺织技术开始兴起。
六,社会、政治组织和社会分工。随着食物生产经济的发展,血缘关系、地位出身、政治组织等各个领域发生了变化,开始出现社会分工和社会分化,逐渐产生阶层和阶级。
七,战争与贸易。战争同扩大的社会之间存在着较强的联系,一般情况下,战争出于对土地和自然资源的争夺。除了争夺,还有物质交换这类经济形态,这便是贸易的发展。
1、距今1万年前后的新石器时代,人们学会了栽培谷物与驯养牲畜,开始农耕生活。
2、农业革命在文明史上的意义
①农业的起源,使人类不再单纯依靠采集与渔猎谋生,这些生产性经济活动的产生,标志着人类历史实现了第一次伟大的经济变革。
②农业生产为人们提供了可以持续供给的食物来源。
③随着生产能力的提高和人口的增加,人们聚族定居,形成最初的农耕聚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