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经济学 供给名词解释(经济学中价格接受的名词解释)

经济学 供给名词解释(经济学中价格接受的名词解释)

更新时间:2025-07-26 08:15:03

经济学 供给名词解释

经济学中的供给是指生产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上生产者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一定数量的商品或劳务数量。

供给包括生产、向市场提供出售、售出三个环节。是供给(生产)量与价格的关系或价格与供给(售出)量的对应关系。

经济学中的供给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生产者在某一价格水平上愿意并能够提供的某种商品或劳务的数量。这个定义包含两个要素:一是生产者愿意提供,即意愿;二是生产者能够提供,即能力。因此,供给是意愿和能力的统一。
供给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生产成本、生产技术、生产要素价格、市场环境、政策法规等。生产成本上升或生产技术改进等可能导致供给曲线向左移动,而生产要素价格下降、市场需求增加或政策法规的支持等可能导致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在市场上,供给与需求相互影响,共同决定商品或劳务的价格。当市场上的商品或劳务的供给量大于需求量时,价格会下降;反之,当供给量小于需求量时,价格会上升。这种价格的变动反过来又会影响生产者的供给决策,形成一个动态均衡的过程。
供给理论是经济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理解市场机制、价格形成、资源配置和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应用中,供给理论可以帮助政策制定者制定出更加合理的产业政策和市场调控政策,促进经济的稳定发展和持续增长。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