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试着面对问题多思考:当你感到焦虑和沮丧时,试着多想一想,停下来认真考虑该如何处理问题。不要在压力下做出误判或改变决定。
2. 尝试释放:尽量多去参加你喜欢的活动,经常去运动以放松心情,发泄一下愤怒和挫败的情绪,这会减少你的焦虑和压力。
3. 睁大眼睛: 学会面对各种日常压力,以充满活力的方式去应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学会放大自我的正能量,以此克服诸多问题。
4. 理性思考: 心态和情绪控制会影响到做出判断和决定的过程,对每一个事情,都要试着进行理性思考,这样可以让你做出更好的决定,也可以抑制你的脾气。
1.勇于真实面对自己的情绪
结合个人的实际情况,反复思考自己存在问题的地方集中在哪些方面,找到引起坏情绪的病根所在,可以通过阅读相关书籍、咨询专业人士等去分析自身情绪特点,对症下药,寻找最适合自己的调整方法。
2.下决心付诸于行动
对于之前坏情绪所导致的不好的行为、精神状态、思想观念等等,及时做出相应调整,并且下决心付诸于行动之中,努力改掉它们,让自己变得情绪稳定,追求平和快乐。
3.转变态度,把重点放在处理问题上
要明白懂得当坏情绪来临的时候“发泄情绪”和“处理问题”的区别,这是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处理问题的方法,态度不同,结果自然不同。
转变态度方向,把重点放在“处理问题”上,而不是一味地“发泄情绪”,不知如何收场。
4.用正确的方式表达抒发情绪
我们不主张一味地把情绪闷在心里面,什么也不说。那些情商高、善于处理情绪问题的高手都是大大方方、善于表达自己真实感受的人。什么都不说,有时候会引发更多不必要的误会。
大方自然地表达自我感受,既能流畅又能克制,把握好分寸去表达情绪,照顾理解别人的情绪,一方面有共情感,一方面不过度解读揣摩别人的心思,烦恼自然远离。
5.追求高效务实,摒弃虚头巴脑
毋庸置疑,高效务实远远比虚头巴脑、不着边际更重要、更有意义。
养成好情绪,转移注意力,将关注点放在事情本身上,就事论事,不过分关注、揣测别人的想法,比如:“他不喜欢我”、“她对我有意见等这些无关紧要的事情,只会消耗我们的良好情绪。
6.拥有健康阳光的心态
真实地面对自己,包括优点、缺点,而不是只显示“好”的一面,刻意压抑所谓的、自以为“不好”的感受。
健康阳光的心态,对于好情绪的养成至关重要。坏心态作祟下,是不可能维持情绪向好而生的。
7.意识要快一步,行为要慢一步
有意识地提醒并控制“自我意识”和行为。
所谓意识要快一步、行为要慢一步,就是说能够很快地意识到自己情绪的变化起伏状态,学会不动声色地在内心整理、调节自我的情绪;
同时,在行为上克制,慢一步付出行动,以免受情绪操控做出不恰当的行为。
8.培养提高自身“共情能力”
情绪敏感的人,感同身受理解别人的时候,不过分放大、想象问题,更不朝负面情绪方向上去理解事情,如:看到领导脸色不好看,估计家里有事;闺蜜对自己的喜讯没有精神,可能聊天时走神开小差了,不放大别人的反应,也不把负面情绪的原因归结到自己身上引导。
9.避免“踢猫效应”,不传染坏情绪
“踢猫效应”,是一个心理学名词,意思是说坏情绪是会传染的,一般由地位高的人传染给地位低的人,由强者传染给弱者,环环相扣,最弱小的那一个无处发泄便成了最重的坏情绪牺牲品。
举个例子说明,比如一家公司的中层被高层领导骂了之后,就可能会拿基层员工撒气;基层员工回到家,可能会拿自己家的孩子撒气;小孩再跟玩具或者宠物撒气。
在情绪失控时,不要拿别人撒气,不把坏情绪传染给身边的亲人、朋友,警惕“踢猫效应”,宁愿自我发泄一通,也不把糟糕的情绪踢给别人、发泄给无辜的人,这也是一种控制情绪的做法。
10.找到释放压力的正确方法
当感到压力带来紧张感的时候,去尝试寻找最适合自己、最有效的解压方法,调整生活节奏和习惯,凡是能让自己感到轻松和快乐的习惯必须坚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