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出《曾国藩文集·处世金针·修身之要》:“当读书,则读书,心无着于见客也;当见客,则见客,心无着于读书也。一有着,则私也。灵明无着,物来顺应,未来不迎,当时不杂,既过不恋。是之谓虚而已矣,是之谓诚而已矣,以此读《无妄》《咸》《中孚》三卦。盖扞格者鲜矣。”
--读书录:《周易·中孚》
是曾文正公读《周易》有感
意思是,活在当下,真正的活在当下。 做事情的时候专注于事情本身,不为未来的不确定性所忧虑,也不沉浸在过去的痛苦里,亦不被时下的外界环境所牵绊,按照当下自己的意志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就足够了。
当你真正理解了的时候,你会发现先贤们在各个地方都在说这个道理。什么“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什么“宇宙即吾心,吾心即宇宙”,什么“从心所欲不越矩”,都是在说不被外界所困扰,各种外界情况。
出自曾国藩的《治兵语录》,原句为:灵明无著,物来顺应,未来不迎,当时不杂,既过不恋,是之谓虚而已矣,是之谓诚而已矣。
大意:心中清楚明白却又似乎不着痕迹,事情来了只管顺应,事情没来也不去想它,当时不杂乱,过去了也不留恋,这就是虚,这就是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