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我劝天公重抖擞" 是明朝著名文学家杨慎的名篇《七哀诗》中的一句话。这首诗描写了明朝灭亡后,天下万民的疾苦和哀伤。以下是历史资料相关信息:
明末清初,由于官僚贪污、民不聊生,加之天灾人祸,社会动荡不安。在这种背景下,明朝灭亡,清朝建立。杨慎所处的时代正值这一历史转折点,他在《七哀诗》中表达了自己对时局的忧虑和悲愤。
杨慎(1488年—1559年),字君士,号艺斋,浙江绍兴人,明代文学家,著名散文家、诗人。他的作品有《世说新语补注》、《四库全书》等。其中,《七哀诗》被誉为“至情至诗,最能感人肺腑”的杰作,流传至今仍广为传颂。
希望这些资料能够满足您的需求,如果还有其他问题,请随时问我。
“我劝天公重抖擞”,是一句诗,出自《己亥杂诗》,作者为龚自珍。己亥,是我国古代用天干地支法来标记的年月,在诗中它其实就是一八三九年。这年龚自珍辞官南归,后又北上接取家属,在南北往返的途中,《己亥杂诗》诞生了。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这是清朝末年龚自珍写下的一首著名的政治诗句。
龚自珍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48岁辞官南归,次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著有《定庵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今人辑为《龚自珍全集》。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350首。多咏怀和讽喻之作。
而在百年以前,也有一位书生在山上写下一首诗,百年之后,果真有一代伟人在此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