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途径:加大科技投入,培训优秀人才,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产业体系。
首先是大力发展品质制造。加大企业技改力度,提高奖补标准,深入开展“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活动,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
其次是大力发展高端制造。抓好轨道交通装备、新能源汽车、船舶海工等重点产业,要突出抓好集成电路、仪器仪表等重点产业。
第三是大力发展智能制造。通过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重点发展融合互联网因子、人工智能的智能制造项目。
四是大力发展绿色制造。重点培育建设一批绿色设计产品、绿色供应链集成项目、绿色工厂和绿色园区,坚实生态文明底线,走绿色、低碳、循环的可持续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