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明代太监穿的什么(明朝太监服装是什么颜色)

明代太监穿的什么(明朝太监服装是什么颜色)

更新时间:2025-07-28 13:54:27

明代太监穿的什么

明初的宦官大多只做一些清扫、传令等杂役。有品级的宦官着葵花胸背团领衫,乌纱帽和犀角带。没有品级的官宦着无胸背花的团衫,乌纱帽和乌角带。

左右监丞为五品,少监为从四品,一般皆束犀带,得麒麟服。太监为正四品,而自太监往上,才敢穿这斗牛服。再得到晋升方可穿飞鱼服,而最为尊贵的便是蟒服。如果是能够得到皇帝格外倚重和信赖的宦官,他们当中有些是因为年高望重、恪守本分,有些是因为祸乱朝政、极尽谄媚,都有可能获得玉带作为赏赐,可以说是无上的荣光。

不过这些荣耀对于小乙来说也并非遥不可及,只是小乙没生在“好年代”。愈至明代中后期,皇权式微,宦官权力日渐扩张,而宦官们的服制愈加有违礼制,更加地随心所欲。原本宦官着青素衣,也就是衣服的材质夏天用绢,冬天用玄色纻丝,可天启年后,宦官们用真青、油绿纱代替青素,里面还搭配玉色素纱,总之喜欢怎么艳丽就怎么来,全然不顾礼法和皇权尊严。

除了对服饰的质地、颜色进行修改外,宦官们还“创造性”地将金虎、金兔、金灯笼等图案纹在衣服之上。如果不中意这些图案,也可以直接用蟒纹、穿蟒服,那个时候无论你等级高低,谁都可以穿蟒服。虽然没有大金链子大手表,但有钱的宦官仍旧可以给自己整一个玉制牙牌,上镶青红宝石珊瑚或黄绿琉璃珠,再辅以珍珠为牌穗,好不富贵祥瑞,单这一牙牌,便值千金。

明代宦官服饰的变化
1.皇帝赏赐为主
    在明成祖起事期间,受到了宦官们的喜爱,宫廷内的很多宦官为他出谋划策,很多宦官也在站场上立下了功不可没的功劳,所以明成祖登基后,他也是个知恩图报之人,给予对他帮助的宦官一些权力,也会给他们恩赏一些服饰。在古代,皇帝所赏赐给宦官尊贵的服饰有两方面的含义:一种是宦官立下了汗马功劳,所给予的一些奖赏;另一种是博得了皇帝的高兴所即兴赏赐的服饰。这种赏赐从某种层面上来讲也形成了一种恶习。在正德年间,所出现的飞鱼服以及斗牛服,起初只有一、二品官员能够穿戴,这也是分辨上等官员与普通群臣的主要标志。而飞鱼服、斗牛服的来历则是因在服饰上专门刺绣有飞鱼与斗牛的图像而得名的,这两种服饰与帝王所穿的龙衰服极为相近,由此也说明了能得到此种服饰的赏赐也是皇帝对他们的恩宠。
2.宦官对服饰的自主更改
    在明朝中后期,宦官的服饰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而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一些宦官由于位高权重,深得皇帝的喜爱,他们往往会根据自己的喜好对服饰进行款式的更改等,以体现自身的独特性。有的宦官也新创了一些服饰,比如在万历时期,宦官自创祭服,皇帝对此也无任何异议,这也是开创了历史的先例。然而到天启年间时,宦官们思想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他们对传统的制度早已抛之脑后,使用真青代替青素,衣服衬里用玉色素纱进行装饰。不仅在颜色、款式上进行了大的改动,而且宦官还新创了一些其他图案比如金虎、灯笼等。明代宦官的服饰样式多样,而且在不同的季节存在很大的差异。
三、宦官服饰变化原因
    明太祖制定服饰制度的初衷在于借助服饰来确立宦官的等级,更好的统治整个国家,所以在服饰设计中过多的强调了等级的重要性。为了保证服饰制度的实施,明太祖还专门颁布了相关法令,对拒不遵守的人员会做出严厉的惩罚,提高人们的认识,树立威信。明成祖朱棣登基后,逐渐打破了原有的服饰制度,他为了笼络人心,对一些身边的亲信大臣给予一些特殊的关照,比如赏赐他们一些超越法定等级规定的服饰。明太祖时期,将垂相制度直接废除,国家最高行政由六部尚书全权掌管,由于六部尚书权利过大,皇帝害怕内阁权利过大,起造反心理,为了保全自身地位,他开始培植一些亲信并委以重任,对这些亲信在宫内专门为其设立内书堂,聘请教授向他们传授知识,而且还给与这些宦官掌管的司礼监以“披红”的权力。因为宦官的“披红”权可对内阁的“票拟权”造成一定的牵制,确保政治局面处于均衡发展状态。此外,皇帝对宦官的重用也是为了扩大自己的权力,以稳固自身的地位。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明代初期,服制的出现时基于礼制的基础上而逐渐确立的,但到了明中后期,服制则逐渐摆脱了礼制的束缚。纵观明代宦官服侍的不断变化,也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明初的礼治思想在明朝的实践过程,皇帝滥用权力赏赐服饰外,也更多的表现出宦官们的越权行为,皇帝的不断纵容也是造成宦官服制被打破的主要因素。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