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轴是一条直线,用于表示数的相对位置和大小。它通常是水平的,其中心点为原点,向右为正方向,向左为负方向。在数轴上,每个点都与一个实数相对应。
以下是关于数轴和点的基础知识:
1. 原点:数轴上的中心点,通常表示为0。
2. 正数和负数:数轴上的右侧表示正数,左侧表示负数。
3. 单位长度:数轴上等距离的两个整数点之间的距离被称为单位长度,通常表示为1。
4. 点的表示:数轴上的点可以用实数表示,每个点与其所对应的实数一一对应。
5. 距离:两个点之间的距离是指它们在数轴上的实际距离,可以通过计算它们的差值来确定。
6. 移动点:可以通过向左或向右移动点来改变其位置,移动距离为正数表示向右移动,负数表示向左移动。
7. 数轴上的点的比较:可以通过比较两个点在数轴上的位置来确定它们的大小关系。
数轴和点是数学中基础的概念,用于表示和比较数的大小和位置关系。它们在解决数学问题、图形表示和数据分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若数轴上点A、点B表示的数分别为a、b,则A,B两点之间的距离AB=ab ,线段AB的中点表示的数为(a+b)÷2.
1、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即为这两点所对应的坐标差的绝对值,也即用右边的数减去左边的数的差。即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右边点表示的数—左边点表示的数。
2、数轴上动点坐标(点表示的数):点在数轴上运动时,由于数轴向右的方向为正方向,因此向右运动的速度看作正速度,而向左作运动的速度看作负速度。这样在起点的基础上加上点的运动路程就可以直接得到运动后点的坐标。即一个起点表示的数为a,向左运动b个单位后表示的数为a—b;向右运动b个单位后所表示的数为a+b。
3、数轴是数形结合的产物,分析数轴上点的运动要结合图形进行分析,点在数轴上运动形成的路径可看作数轴上线段的和差关系。
例1、已知A、B是数轴上两点,A点对应数为12,B点对应数位42,C是数轴上一点,且AC=2AB。
(1)求C点对应的数 (2)D是数轴上A点左侧一点,动点P从D点出发向右运动,9秒钟到达A点,15秒到达B点,求P点运动的速度; (3)在(2)的条件下,又有2 个动点Q和R分别从A、B和P点同时向右运动,Q的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R的速度为每秒2个单位,求经过几秒,P和Q的距离等于Q和R的距离的3倍
(1)由题意可知AB=42-12=30,所以AC=2AB=60,
设点C对应的数为x,
则有AC=x-12,所以有x-12=60,
解得x=72或-48,
即点C对应的数为72或-48;
(2)设P点运动速度为每秒y个单位,
由题意可得方程(15-9)y=30,
解得y=5,
即P点每秒运动5个单位;
(3)由(2)知P点每秒运动5个单位,且Q为每秒1个单位,R为每秒2个单位,
设经过z秒,P和Q的距离等于Q和R的距离的3倍,
根据题意可列方程:5t-45-t=3(30+2t-t),解得t=135,
即经过135秒,P和Q的距离等于Q和R的距离的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