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銎[qióng]
銎
指古代兵器或工具上安装柄把的孔,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解释为“斤斧之孔所以受柄者”。
2、盉[hé]
盉
盛酒器和盛水器,大腹敛口﹑前有长流,后有鋬[pàn],有盖,下多为三足。盛行于殷代及西周初期。“盉,调味也。”——《说文》,即是用于调和酒味浓淡的器物,为酒器。
3、镞[zú]
镞
箭头,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汉·贾谊《过秦论》。
4、簋[guǐ]
簋
古代盛食物的器具,自商代开始出现,延续到战国时期。“簋,黍[shǔ]稷[jì]方器也”――《说文》。
5、甗[yǎn]
甗
蒸食器,分上下两部分甑[zèng]和鬲[lì],有的是连体,有的是分开的。
在古代有爵、角、觥、觯、觚等器皿,它的造型和工艺大致与盛酒酒器,温酒酒器相类似。也都保有珍藏价值,自早期的陶制品、青铜制品、瓷制品、贵重金玉制品等。发展至今,早已用玻璃、塑胶勺一般瓷品取而代之,一切以实用、经济、便利为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