薅羊毛的典故来自1999年,赵本山和宋丹丹主演的春晚小品《昨天今天明天》,薅羊毛第一次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但是薅羊毛的渊源可能比这要久得多。远到古代吃空饷,近到如今充Q币,古今中外都有薅羊毛的案例。但是羊毛党真正开始兴起,已经是2013年的事儿了。
“薅羊毛”的原意是指过去穷人给富人家放羊时偷偷的扯一些羊身上的毛,每个都扯很少一点,积少成多,可以用来做衣物等。沿袭春晚小品中白云大妈的“薅羊毛织毛衣”的做法,被定义为“薅羊毛”。春晚小品中说她太笨,只在一只羊身上扯羊毛,结果这只羊毛掉的太快被别人发现了,而且这些羊是公共财产,羊毛自然也是公共财产,薅羊毛是盗窃公共财产行为,这在当时是很严重的政治问题。
2013年被称为是互联网金融元年,大量的互联网金融产品都在这一年推出。但是由于当时整个互联网金融行业都还处于一个野蛮生长的时期,因此在制度设计上存在着很多漏洞,给了羊毛党可乘之机。尤其是各大P2P平台,更是沦为薅羊毛的重灾区。
当时的薅羊毛虽然已经开始小范围流行起来,但是技术含量却非常之低,甚至是处于零成本阶段。和低技术含量相对应的,是整个薅羊毛群体的松散化和业余化。薅羊毛发展初期,典型的羊毛党就是大学生、家庭主妇等时间充裕的群体。
薅羊毛本是沿袭春晚小品中白云大妈的“薅羊毛织毛衣”的做法,被定义为“薅羊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