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关三叠,出自唐代杜甫《春望》。阳关指的是今陕西岐山县东南一带,三叠是指阳关、陇西和陇右三个关隘。此词意为“三道关隘的阳关”,多用来形容春季阳光明媚的景象。也常用来比喻人生路途中的重重困难,需要顶住压力,坚持向前。
乐曲名,又名阳关曲。本为唐朝王维所作渭城曲诗,后人将之谱为送别之曲。今仅存琴歌谱,因西出阳关无故人句重复三次,故称为阳关三叠。。
宋 苏轼 《仇池笔记·阳关三迭》:“旧传《阳关三叠》今歌者每句再叠而已。若通一着,又是四叠,皆非是。每句三唱,已应三叠,则丛然无復节奏。有 文勛 者,得古本《阳关》,每句皆再唱,而第一句不叠,乃知 唐 本三叠如此。 乐天 诗云:‘相逢且莫推辞醉,听唱《阳关》第四声。’‘劝君更尽一杯酒。’以此验之,若一句再叠,则此句为第五声;今为第四,则一句不叠审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