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宜和楼土楼的历史(平和土楼绳武楼简介)

宜和楼土楼的历史(平和土楼绳武楼简介)

更新时间:2025-07-31 03:25:53

宜和楼土楼的历史

形成阶段

宋元时期(公元11世纪~13世纪),是福建土楼的形成阶段。早期的土楼规模较小,结构较简单,大多没有石砌墙基,装饰也较粗糙,形式上基本为正方形、长方形。对于最古老的土楼的研究,发现最早记载“土楼”的文献是《重修虔台志》。

发展阶段

明代(14世纪末开始至17世纪初),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居民愈益重视教育,置学馆,设书院,劝民入学,渐成风气。通过科举致仕不断涌现。这些发迹官宦之家,大兴土木,按中原通都大邑的建筑规制兴建土楼,建筑形式渐趋考究,功能也向多样化发展,标志着福建土楼进入发展阶段。

鼎盛阶段

17世纪中叶至20世纪上半叶(清代、民国),该地区条丝烟、茶叶等加工业蓬勃兴起,销往全国及东南亚各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对生态环境认识的提高,居民对住宅的要求更加迫切,提出更高的要求;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