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 中曹操割须弃袍是因为被马超追
马超(176年~222年),字孟起,扶风茂陵(今陕西省兴平市)人,汉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人,马腾的儿子,汉末三国时期蜀汉著名将领。
马超少年成名,曹操曾多次征召其入京为官,但都被拒绝。建安十六年(211年),曹操治兵关中,马超联合关中诸侯韩遂等抵抗曹操,曾一度对曹操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但被曹操用离间计击败退走,而后聚拢部队再次攻取陇上诸郡,失败后依附汉中张鲁。刘备攻打刘璋时,马超投降刘备,与刘备军合围成都,汉中之战后联名上书尊刘备为汉中王。马超在刘备称帝后任骠骑将军,领凉州牧,进封斄乡侯。蜀汉建立后,马超官至骠骑将军、斄乡侯。
章武二年(222年)马超病死,终年47岁,刘禅时期被追谥为威侯。
割须弃袍指的是曹操。追杀曹操的是西凉军,将军马超。
起因马腾带着儿子马铁,带了5000精兵准备与内应里应外合刺杀曹操,结果被曹操识破了,不仅杀了马铁还杀了马腾。
之后马超带着西凉军找曹操报杀父之仇,两军对垒曹操开始不知道马超的武力有多厉害,马超直接把于禁,张郃没有多少回合全部击败,这时候曹操吓得骑着马就跑。
这时候"割须弃袍"典故就出来了,马超就开始追曹操,曹操披着红袍:
马超就喊了穿红袍的是曹贼,追杀曹贼。
曹操立刻就把红袍给扔了。
马超又喊了长髯者是曹贼,追杀曹贼。
曹操立马用剑把长胡子割了。
马超又喊了短髯者是曹贼,追杀曹贼。
要不是许褚救了曹操,马超就把曹操给杀了。这就是割须弃袍典故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