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雨果,大多数人就会想到《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一部部的文学巨著。他是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
雨果是法国“极少数的真正受到民众欢迎的作家之一,可能是唯一的一位”。(法国哲学家、文学家萨特评)
“在文学界和艺术界的所有伟人中,雨果是唯一活在法兰西人民心中的伟人。”(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评)
“雨果是一位超越国境的天才”。(法国诗人波德莱尔评)
“雨果是力量的化身,只需探讨一下在他周围出现的那些诗人,为了能在他身边站稳脚跟,不得不另辟蹊径,便足以估量出他的价值来了。”(法国诗人保尔·瓦雷里评)
“雨果的创作技巧不同凡响,对他的天才并无妨碍。”(法国作家于勒·勒纳尔评)
雨果是这样一个罕见的人,他永远以自由为本,犹如自由是一切美好事物之源。(法国作家阿兰评)
维克多·雨果不仅是一位文学大师,也是一位画家,一位远远走在时代之前的画家,甚至可以称之为20世纪的当代画家。
近十多年,文学的雨果已逐渐让位于社会学的雨果。他更多的是被当作一种人道精神的代表,一种推动社会进步的象征人物。
今年是法国作家雨果诞辰200周年,法国文化部已将2002年定为“雨果年”,并为此专门成立了全国纪念委员会,计划在全国各地展开一系列由群众广泛参与的大规模纪念活动,而活动的重点是对青少年进行一次有关雨果的普及教育活动,如通过接力朗读、演讲比赛等形式,促使青少年更多地阅读雨果,深入地了解雨果。
记得10年前,法国《费加罗杂志》委托权威的索弗莱斯民意调查所测试法国人对《悲惨世界》的认知程度。对这部雨果最著名的小说,有83%的被调查者说他们很了解或略知一二。然而这83%的人中,却有30%不知此书的作者姓甚名谁,70%不知警长沙威最后怎么了,26%认为长老法利亚(大仲马小说《基督山伯爵》中的人物)是书中人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