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籴法,汉语词语,拼音是píng dí fǎ,指对农民的一种激励机制。
公元前476年进入战国时期。三家分晋后,于公元前445年,魏国的君主魏文侯即位。不久他就任命李悝为相,主持变法。这是战国时期最早进行的一次变法运动。变法的一项主要内容就是“平籴法”。
平籴法,即按年成丰歉和灾情大小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收放政策,是公元前476年魏国李悝推行的重农抑商的方法。
目的是使城里人和乡里农民都不受损害。他认为,粮价若太贱则伤农,太贵则伤民(城市居民)。因太贵、太贱,都不利于统治,于是他实施“平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