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悯农·其一》唐代 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译文: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种子,秋天就可收获很多粮食。
普天之下,没有荒废不种的天地,劳苦农民,仍然要饿死。2、《谪居粮绝请学于农将田南山咏言寄怀》明代:王守仁 谪居履在陈,从者有温见。
山荒聊可田,钱镈还易办。夷俗多火耕,仿习亦颇便。
及兹春未深,数亩犹足佃。岂徒实口腹,且以理荒宴。
遗穗及乌雀,贫寡发余羡。出耒在明晨,山寒易霜霰。
释义:谪居龙场呵遇到孔子在陈绝粮般的困境,我的随从们都有不满的表现。好在这到处的荒坡亦可开荒垦田,农具也还容易筹办。
当地的农人多是刀耕火种,学习模仿也很方便。趁现在春天还没有过去,赶快种好这几亩田。
难道仅仅是为吃口饱饭,待丰收了还要用它请客设宴。收割遗下的颗粒就留给乌雀吧,多余下来的粮食散发给穷困人家。
明天早晨就的带着农具去垦荒,山间寒冷易结冰霜莫误了时光。3、《农家》唐代:颜仁郁 半夜呼儿趁晓耕,羸牛无力渐艰行。
时人不识农家苦,将谓田中谷自生。释义:半夜里就喊起孩子们,趁著天刚破晓,赶紧到田里去犁土,瘦弱的老牛有气无力,正拉著犁在田里艰难地走著,越走越慢,累得几乎拖不动犁具了。
一般人不知道种田人的辛苦,竟说田里的稻禾是自然而然就长成的。4、《观刈麦》唐代: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