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以下四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冥王星的体积实在太小了。冥王星的直径为2300公里,这个直径还不如地球卫星月球的直径,月球的直径都有3400千米,整整比冥王星大了1000多公里。
第二个原因:冥王星运行轨道不在黄道平面内。由于这个平面是由八大行星的轨道组成的,因此八大行星都位于黄道平面上,也就是八大行星的运行轨道与黄道平行形成的角度是零,但冥王星就不一样,它的运行轨道不在黄道平面内,与黄道平面形成17°倾斜角,由于它的轨道与其他八大行星轨道不一样,因此被踢出了行星行列。
第三个原因:冥王星附近有其他天体,根据科学家制定最新的行星定义,行星是指围绕太阳公转,自身引力可以形成圆球体,并且能够清除自身轨道附近的其他天体,按照这个标准,冥王星虽然围绕太阳旋转,同时也形成圆球体,但是它位于柯伊伯小行星带中,附近含有大量天体,所以不能算作行星,只能划入矮星系行列。
第四个原因:情感原因。冥王星被踢出行星行列,多少掺杂着科学家的一些情感,如果把冥王星作为行星,那么对于八大行星不公平,因为它的运行轨道与八大行星的运行轨道不一样;对于阋神星也不公平,因为它的体积比冥王星大,冥王星能够当行星,为什么我不能当行星,所以为了公平起见,科学家最终把冥王星踢出行星行列,尽管它拥有悠久当行星的历史。
其实,冥王星是太阳系中的一个天体。冥王星是位于太阳系内最遥远的矮行星,是太阳系9大行星之一(包括地球),但是因为它的质量较小、轨道离心率较大,以及它周围没有其他大型天体存在,所以曾经被认为是太阳系的小行星或者彗星。后来在2006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冥王星和其他类似天体一起归类为矮行星。
冥王星存在于太阳系较为遥远的柯伊伯带中,其平均距离太阳约39个天文单位(即39倍地球到太阳的距离)。因为距离较远,所以冥王星观测和探测难度较大,而且由于人类以前未曾探测到冥王星,因此也曾经存在争议和误解。不过,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已经成功地向冥王星和其它柯伊伯带天体进行了多次探测和观测,取得了丰富的数据和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