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妈,起初是英子四弟的奶妈,后来成了林家的佣人。
她心地慈善,待人宽厚,对林家的孩子视如己出,也一直惦念着自己的一双儿女。
来林家四五年的光景里,她只能向来要钱的丈夫打听孩子们的近况。
宋妈的丈夫,是个游手好闲的懒汉,为了赌钱,逼着她出来干活。
英子最看不起这种人,给他起了个外号——“黄板儿牙”。
这天,“黄板儿牙”驾着驴车又来要钱,宋妈想跟着他一起回去看看孩子们,“黄板儿牙”才支支吾吾地说了实情。
原来,宋妈的儿子两年前掉进河里淹死了;而小女儿,也被“黄板儿牙”卖给了一个赶车的。
这对儿女,是宋妈心里的希望,她没日没夜地做活,也全是为了这俩孩子。
可是,好好的两个孩子,就在“黄板儿牙”的只言片语中,不复存在了。
作家田维在《花田半亩》中写道:
遗憾是常常的,孤独是常常的,生来是品尝苦味,生来便是看尽无常变幻。
世事无常,生死难测,这是谁也不想触碰的事实,但也是躲不过去的宿命。
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平头百姓,面对无常,我们能做的,只有随遇而安,重整旗鼓。
宋妈摊在床上哭了几天后,就像往常一样做活儿,还是那么勤勤恳恳,尽心尽力。
她照旧替四个孩子打水洗澡,给每个娃娃摸痱子粉,摇着扇子哄他们入睡。
只是,她做活儿的时候不再哼着小曲儿,而是心事重重地皱着眉头。
不久后,英子妈做主,让宋妈跟着“黄板儿牙”回家,再要个孩子。
英子妈鼓励她,过去的都过去了,人得向前看。还嘱咐她,等生了再抱着孩子一起回来。
《城南旧事》主要内容
半个多世纪前,小女孩林英子跟随着爸爸妈妈从台湾飘洋过海来到北京,一切都让英子感到新奇,为之着迷。惠安馆门前的疯女子、遍体鞭痕的小伙伴妞儿、出没在荒草丛中的小偷、朝タ相伴的奶妈宋妈、沉疴染身而终眠地下的慈父………他们都曾和英子玩过、谈笑过、一同生活过,他们的音容笑貌犹在,却又都一悄然离去。为何人世这般凄苦?不谙事理的英子深深思索却又不得其解。50多年过去,如今远离北京的游子,对这一切依然情意缱绻。那一缕淡淡的哀愁,那一抹沉沉的相思,深深地印在她童稚的记忆里,永不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