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岁寒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凋也全文)

岁寒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凋也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02 03:00:40

岁寒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论语·子罕》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直译就是:到了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

最早对孔子这段名言进行引申发挥的是荀子。荀子在《荀子·大略》中阐述了孔子此言比喻象征的言外之意:“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此后,松柏在中国传统文化语境里便成为君子品德的象征。“建安七子”之一,三国魏初诗人刘桢《赠从弟》一诗有云:“亭亭山上松,琴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中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唐代大诗人杜甫更直接描写夔州诸葛庙前“参天柏树”,来形容象征诸葛亮的人品,“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两千尺。”极言其粗、其高,以喻人格之伟岸。这首七言古诗《古柏行》收入《唐诗三百首》,流传后世,妇孺耳熟能详。至现、当代,仍有革命家陈毅《冬夜杂咏》之“大雪压青松,轻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论语》里记载的孔子这条以形象思维见长的语录涵义深刻,启发性极强。表明人只有在逆境中,才能体现出真正的操守。困苦坎坷,艰难险阻,是对一个人的全面考验和挑战。是退缩,还是迎难而上;是逃避,还是勇往直前;是坚守,还是随波逐流……?这对于人焠炼人格,磨练斗志,保持操守都至关重要。后世将松柏梅花列为“岁寒三友” ,就是对所有上进、自我修为的人的一种勉励和期许。所以孔子这句话,自然就成为人们前以求证,后以体味,口口相传,代代相诵的哲人名句了。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意思是到了每年天气最冷的时候,就能知道其他植物多么凋零,只有松柏依然苍翠挺拔,比喻只有历经锤炼,拥有坚韧不拔的精神,忍受艰难困苦,最后才能看到一个人的高贵品格或者一件事情的真相。

松柏在文人笔下赞其高洁者居上,比较有名气的有:

《咏松》(清)陆惠心

瘦石寒梅共结邻,亭亭不改四时春。须知傲雪凌霜质,不是繁华队里身。

《咏松》陈毅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其实,这句名言在不同的语境里有不同的理解,比如说:

一个革命先烈被捕后不为金钱地位所动,受尽折磨欣然赴死,我们就可以用这句话赞美他,这句话类似于“士穷见节义”、“疾风知劲草”、“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一群人平时称兄道弟,到了危难之时伸出援手的人或者与你共渡难关的人才是你真正的朋友,等到你渡过难关后你可以拿这句话说与你的朋友,此时这句话就相当于“患难见真情”、“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倘若一件事情晦暗不明,历经千辛万苦终于真相大白,那些阻碍真相的人或事都会被一一清除,我们也可以仰天长啸,大声说出这句话,此时这句话就相当于“阳光总在风雨后”

、“风雨之后见彩虹”。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