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1923年德国柏林是什么社会背景(1933的德国社会现状)

1923年德国柏林是什么社会背景(1933的德国社会现状)

更新时间:2025-08-03 18:02:58

1923年德国柏林是什么社会背景

1918—1923年德国发生了一次前所未有的通货膨胀。其原因一是国家巨额的财政赤字,二是国际收支逆差大,三是法比占领鲁尔区。通货膨胀给德国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政治、社会后果,同时亦产生了某些积极作用,自动消除了国内债务,刺激了投资。

德国1923年出现严重的通胀实属人祸,这是没有任何限制而增加货币实际数量的政治决策蓄意而为的结果。

1922年年底,德国被指控未能按时支付赔款。为索要赔款,1923年1月初,法国和比利时军队侵占了鲁尔区——德国的工业重地。总理威廉·古诺(Wilhelm Kuno)领导下的德国政府呼吁鲁尔区的工人们拒绝侵略者的所有要求,并承诺德国将会支付他们工资。

德意志银行以债务货币化的方式大肆印钞,以维持政府的流动性,弥补税收的短缺并支付工资、社会转移支付以及补贴。

从1923年5月起,纸马克的数量开始失控。它从4月的8.61万亿猛增至5月的17.34万亿,8月更增至669.703万亿,1923年11月纸马克的数量达到400X1018。批发价格飙升到天文数字的水平,从1919年底到1923年11月增长了1183%。

1918年一战结束时,原本能买5000亿个鸡蛋的钱,五年后却只能买一个鸡蛋。1923年11月,一个月的时间,美元兑纸马克的价格已增长了8912%。纸马克实际上已如同废纸。

更多栏目